开通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今日下载数已用完
升级会员
提交
下载提示!请输入验证码验证哦!
看不清,重新获取
提交验证码
首页 > 书信 > 学生 > >

万振球回复刘士铭信件




详细内容

近期生活及感悟,向刘士铭求教雕塑


图1:
尊敬的刘先生,您好!

首先祝您合家新年快乐!

您寄来的贺年卡已收到,谢谢您!

至从去年带学生去北京,山西写生与您见面后,我带学生去了王临乙、王合内先生家。当时有王合内先生在家,她带病(脊椎未愈)为我们讲了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看法,并谈了作品创作的过程,很有启发。以后我们去了石景山雕塑,我见到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弓箭手》。我估计,无论从手法的处理上、形象的特点上、作品内在的质朴、雄浑的力量上,一定出自您的手。我看了很久,我想我一定猜对了。这些留在我的交卷上,记忆里,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些粗犷的“吹喇叭”、“打鼓”的壮士们,还有见到另一件刘小岑先生的《家乡的小河》也不错,风格各异。去山西到了云岗、华严寺、平遥、双林寺,特别是云岗石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效果特别好!
回苏除了繁忙的素描教学外,准备写一些素描方面的技法书,因为通过这几年对初学者的教学有所体会与当今的技法书有些不同,有些见解从内在规律上分析。另外,最近做了二位丹阳县的烈士胸像(真人大小),一共500元,包括石膏粉在内,这里我不是想挣钱,而是能为做雕塑,并没有因为钱少而马虎,尽力做到满意为止,现正将完工。


 

图2:
近来,经常为身边擦肩而过的“模特儿”感到可惜,有时看见对象就会有一种在头脑眼睛里无形的做雕塑,我无法回避这种快感。为此,我准备花一些钱请模特儿使我有可能将不同的想法、做法赋予实在的形体。

回顾往事,历历在目,您的为人、人品,这在苏州无法找到的,这一切又加深了我对北京的老师的想念,并经常在周围的学生、朋友、同事谈及您。做雕塑时也将您的《弓箭手》放在边上参照,以及常常翻开我在美院的笔记本,身边又回响起您的声音。
 
每当我在同事们中谈及北方人豪爽、豁达、大度时,旁边会冒出“又是一个北方人”的声音。确实我留念北方,正如,几乎所有好的雕塑全出自北方,我要不断地在这些地方熏陶,呼吸一下那里的空气,冲掉南方人身上的“小架子”气。所以每当我来北京我会来看您的。
 

顺利、安好!
 
您的学生:万振球
1992.12.24
 
我现在做雕塑是孤军作战,没有人指导。我想以后我将作品拍成照片,寄信或者有空带照片到北京,让您过目、献丑,到时请您提出宝贵意见,再次麻烦您,谢谢!
我等待您的好作品问世。
 

作品中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来到刘士铭档案。

  • 名称:
    万振球回复刘士铭信件
  • 大小:
    LSM-SX-016-015
  • 页数:
    2
  • 提供者:
    家属
  • 版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点击咨询
电话:1774449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