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歙县陶行知纪念馆负责同志:
我系教师刘士铭曾于1987年7月份为贵县设计陶行知纪念像稿一件(见照片一)。 经来我系进修学生吴世忠送安徽已入选。并于1987年10月12日由程仁浩同志整理成文的“关于陶像小样征求意见的情况”寄来北京,后转到作者刘士铭同志处。现作者刘士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重新创作陶××纪念馆修改稿,今将照片寄请审查。
并请能尽快联系,以便签订合同。 此致
敬礼
图2:
世忠同志:
本月14日来信及附来车票均一并收到。
关于陶像小样征求意见工作,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已告结束。现已将多方面意见整理好,寄上一份,供做大样时的参改和修改。
小样仍存陶馆内,来人拿取或代装盒寄上,请即来信告知。此复。
顺祝
敬礼!
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
1987.10.12
图3、图4(图4比图3多一行文字,其它部分一样):
关于陶像小样征求意见的情况
今年九月初中央美院雕塑系吴世忠同志将陶像小样从北京专程送来歙县,这是伍必端、陶晓光同志从125个小样中挑选出最好的一个,征求家乡有关方面意见,并于同月下旬和本月上旬先后送合肥、南京等地征求意见,现将各方面意见汇报如下:
(一)歙县有关党政领导和县陶研会、陶馆等有关同志看过小样后,认为此样比以前几个石膏像都好,精神风度都不错。并提出以下两点:
1、头要扁一点。
2、头部小,身体大,上下比例不相衬。
(二)操振球、查淑怡同志意见
1、头部正面像、侧面像都好,上半身象,下半身不象。
2、两只手一上一下,有些像周总理的姿态(周总理左手残废)。陶先生讲话一般是两只手都活动,如陶先生在墨西哥讲演的那张照片,是两只手一起活动的姿势。
3、小样穿的是长褂,这是陶先生刚从美国回来时穿的,
以后穿得不多,最好改为学生装,做个半身像也行。
图5:
(三)安徽省陶研会常务理事会开会时看到小样的意见:
1、头部很象,衣服要换学生装,
2、两手不要一上一下,要同时做手势,
3、做一个半身像也好,还可以省一些铜。
4、铜像的尺寸大小,以不超过南京中山纪念馆的孙中山立式铜像为好。
5、前额与肩都要加宽些,头要扁一点。
6、铜塑像要注意求实和神意两个方面,人与时代背景要象,神意大家提出意见,供雕塑这参改。
(四)吴树琴,王琳同志一起商量的意见:
1、上额可稍高些,并向外丰满一点。
2、左下颊部要与右边相称,一样丰满。
3、左嘴角向上平一点,与右嘴角相称。
4、上唇“人中”处略平一点更好。
5、右手姿势尚可,左手要往腰边向上提一些。两边就相称了。
6、立像在外面,还是全身的好,三十年代陶先生也穿长褂,学生装雕塑要难些,长褂好处理,小样稍加修改可用。
图6:
综合以上各方面意见:总的认为头部正侧面都象,神态比以前几个石膏像都好些,小样可用,对头部和身体方面的一些意见,供雕塑家在做大样时参改和修改,意见基本取得一致,可作为在家乡塑铜像的小样。
附:南京中山纪念馆孙中山铜像尺寸:
底座 2.3米
全部高度4.2米。
铜像 1.9米
程仁浩整理
1987.10.12
图7、图8、图9:
1987年刘士铭作的陶像泥塑稿照片
1987年七月初吴世忠拿去此稿(石膏)和小头像参加安徽征稿 刘士铭
图10
图11:郭延民 757161-243 中国体育报记者
作品中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来到刘士铭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