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今日下载数已用完
升级会员
提交
下载提示!请输入验证码验证哦!
看不清,重新获取
提交验证码
首页 > 文稿 > 雕塑创作 > >

雕塑基本知识

详细内容


图1:雕塑
      基本知识
      刘士铭 1978.7.26重订
      78年8月2日左右去少年之家讲一次课。
 

图2:
      模仿出来。自有雕刻以来,它的作用就是强烈地反映当代的现实生活,对当代的(各个阶层的)各种各样的人们(人物形象加以塑造刻划)以至动物的一种热爱。由于对生活产生的亲切深刻的感情,通过雕刻或泥塑的立体形状加以模拟(模仿)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里得到一种美好的,和崇拜的,或是玩赏的享受,或为宗教服务为统治阶级所利用,这是一门立体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美的享受,在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会》中提出了艺术首先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明确的提出了艺术要为工农兵服务。如何服务?就是教导我们用艺术语言和形式直接的去表现工农兵所喜闻乐见的东西,反映工农兵的生活,刻划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图3:
      (讲)第一要点 雕塑的方法、步骤与选择材料与雕塑的工具使用。
      今天向大家所介绍的主要是以圆雕肖像为主,肖像是一切雕塑的基础,也是纪念性雕塑的基础。因为刻划的塑造的对象是人。表现人的活动,人与人的关系。因此表现人就必须了解人的结构和人的精神状态,突出具体人物的性格。达到肖像的要求必须具备形神兼备(条件)。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简单的把肖像的做法步骤介绍一下。
      肖像的要求=形似与神似。达到形神的统一。现在如果做某个人就要像某个人,这是最关键之处。如何才像呢?这个像不像本身是个对立统一的矛盾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形面貌上的特征和性格上的特征,因此规定像与不像的关健【键】就是某人的外形加上性格,也就是形与神的统一结合的关系。“神”是指具体的某人的精神状态,特有的个性,这是某人的“习惯性动作和表情”形成的个性。
 

图4:
      简单的说法,神气、神态、精神状态人物性格都是指的一个具体人物的(气质)特殊性,这种特性也是构成具体人物的性格。决定性格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动作加表情=性格。在肖像塑造中第一个印象就是要抓住对象的动作和他的表情,把这个动作和表情固定下来,由开始作到最后结束始终要保持着第一个最初的原始印象,这个最初的印象是客观的,也是最生动的。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很成功的抓住这个印象的,认识是个反复的过程,对一个人的理解熟悉,也是一个长期的接近接触的过程。在塑像的过程中就是作者与对象在接触,通过仔细观查和反复实践调查研究的结果。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其中在作者本身讲是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即要形似又要神似,形要服从神的需要。而神是变化不定的,所以要在作者头脑中牢牢的记住对象的最初留下的印象使它永远活生生的印在作者的记忆里。       在进行外型的塑造时,一定要通过形来表现神。有形无神就是模型不能算成功的肖像作品。
 

图5:
      比例、立体、不全像、真人
      头像三点要求
 雕塑的步骤:
      ①动作←代表思想性。脸和脖子扭动的关系,低头、仰头、侧脸。 内容,这个人在干什么,想什么,表现眼神上看、想、思、喜、怒、表情,所以眼的视点是决定动作的根本。
      ②表情。喜、怒、哀、乐。五官眼鼻嘴(耳)眉,五官表情受一定思想情绪的影响。
      ③组织规律 解剖知识。 骨头(头骨)和肌肉,皮,五官,可动的,不动。 运动规律。
 

图6:有劲。

 

图7:
雕塑的技法:
      ①注意大面,表现深度,做正面形象时要把胸部斜侧过去,给人以深度的幻觉。雕塑的观查方法。
      ②空间感,厚度的概念,全力注意一个形体的厚度。从厚度来想象形体,没有线只有体积。当你们勾描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着眼于轮廓,而是要注意形体的起伏凸凹,起伏是支配轮廓的,还要注意运动感,——就是形体的歪三扭四的湾【弯】曲转动的规律。
      ③首先要明确雕刻的形象的“大面”→(观察方法)要对每个部分头、两肩、骨盘、腿所支配的方向,由于线条的显然的来龙去脉你才能深入空间,而获得物体的深度。 当你把面处理好以后,一切就找着了,雕刻就有生命了,(形与动)性格生动,雕刻时一定要在起伏上下工夫。
      ④要有耐心,不要依靠灵感,灵感是不存在的,艺术家的优良品质是智慧、专心、真挚、意志、象诚实的工人一样完成【他】们的艺术工作。(方法)
      ⑤要领悟到所有的面积好像是正在它后边推动的体积的最外露的一面,要注意形象正迎着*向你*突出
 

图8:
只满足于形似到乱真,拘泥于*的细节表现,将永远不能成为大作。
      ⑥要有非常深刻的粗狂犷的真情,千万不要迟疑,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因为对一个人是非常真实的东西,对众人也是非常真实,但不能做怪样来吸引群众。要朴素,率真(观查*
      ⑦最差的题材摆在你面前那就是你最熟悉的人物。要欢迎正确的批评,不要怕不公平的批评,批评会使你深入思考自己的作品存在的问题。
      ⑧艺术又是一门学会真诚的功课。
      ⑨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一切*(即)存的偏见,而表现他自己*(所)想到的东西,因此心怀很里坦白。
雕塑的形式种类问题
雕塑的应用问题 文艺必需为政治需要服务,
 

图9:
这就是对肖像的第一个要求和目的。
      在方法和步骤上要有次序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步骤进行。这个方法,首先是观察方法,其次是手法,步骤。
 雕塑作法步骤:
      雕塑的具体做法是多样的,他的制做方法是由于使用的材料性质来决定的,所以说材料的硬软强度是决定雕塑的手法的根本。*也首先是由于质料来决定。我们这里所指的风格是雕塑类型的风格。(每个做者在同一种质料中也有不同雕刻。这是个人的风格,形成风格是对专业的修养和对于和生活的理解的深度,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中的形象的态度(简单的理解可以说是用艺术是表现手法和形式表达自己态度)习惯的说法就作者本人的风格了,这是一个很广泛的。专题就不在这里多说了。观查方法,在雕塑专业中,不同与绘画专业的观查方法,雕塑的观查方法是如何看形体的运动关系和结构关系,再【在】体本身的重心。
 

图10:
      雕塑本身要立的住站得稳,不能倒所以重心向*是个最关紧重要的问题。一个雕像重心不稳即使作得形象再好,也可能成为废品甚至造成重大事故。所以一定要把“重心”稳定作为第一首要的大事情看待。从搭架子开始就要解决重心稳不稳的问题,一直到最后完成还是要检查重心稳不稳。观查对象时要四面八方上下左右不断的周围观察,时时到处看,也时时退后很远去观查对象所以说做雕塑是个站着爬上爬下走来走去的多方面反复观察比较琢磨修改的一种艰苦的劳动。要付出很大的劳动才能收获到一点成绩。因此观察方法正确了,表现方法就可能因人因对象而产生不同的方法。根本的问题是先有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就是怎么看一个立体的形象,怎么表现这个立体的形象,随时不能忘掉对象是个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雕塑的观察方法是从大的面,大的转折面
 

图11:
      来看对象的,由各种角度去观察大的面,这些大面的组合成为一个立体的东西。因此要四面观察上下观察要走来走去,转来转去,不停的围绕着对象转着看同时也要转着坐泥塑要不停的转变角度。要找对象的若干高点,由若干高点形成的平面,由若干平面组成的雕塑形体的外轮廓线。不是找光线给予形体的关系,而是找对象的起伏高低关系。在雕塑上不要求一次解决边线的准确而是要求各个角度的边线结构准确。要求体积和大面准确。正好与绘画相反因此雕塑和绘画在观察方法上存着严格的区分。雕塑要求重心和体积感,绘画要求轮廓线条和明暗色彩。雕塑要求面面俱到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模仿对象。(甚至有从真人身上翻下来的真实感)
      在塑造时是先作一个大体形状,然后在这个形上找出重心点中心线然后分大面,大面分小面,
 

图12:
      小面分到无形的面了。剩下的是一个立体了。泥巴是由水、块泥一次一次地堆成一个立体的形状。在一小块一小块的堆泥过程中,就是观察的过程一面观察一面加泥,又一面纠正错误的肯定正确的,所以形成“加加减减”雕塑的全部过程在现象上看来就是加上去削下来的过程,也是一个上来下去转来转去,前进后退的劳动过程。
方法中的步骤:
      ①先仔细研究对象的特征和神态,认识对象抓住对象的性格。
      ②对象的位置要和作者保持一定的距离,雕塑*要不停的转动。
      ③泥塑之前先解决头像回的坚固和重心准确。
      ④上泥时要仔细的观察对象多看少加泥,要慢要少。每块呢加上去要明确位置 要代表他的运动规律和组织规律的一部分。
 

图13:
      ⑤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要顺从整体,为了整体可以放弃局部琐碎的小面小起伏。
      ⑥五官位置的按排,要准确。在准确的基础上要加以适当的强调和夸张。这样才能更像对象更有集中性和概括性。更强烈的突出对象的特征。
      ⑦动作要时时检查,不要“走样”在动作上也要强烈些夸张些要更加强些,才能保持最初的印象。
      ⑧眼眼要注意“神”,要从结构上严格的要求。眼睛做坏了,全部失败,鼻孔要注意有无生命感要有呼及的感觉,口是代表性格的重要迫之处。嘴角嘴唇的松紧关系,口轮匝肌的变化。眉肌也是档当重要,还有额头要用全力表现,前额头*骨和皮的关系,头发是表现性格的部分,十分重要。
      ⑨胸琐孔头肌的揵动和扭转关系十分重要。 在材料与工具使用上: 泥塑大部用手直接作,在泥硬时,是用刀和工具,泥软时手法可以非常*流畅。
 

图14:
      ****——用工具**,刻起来不能自由,****的限制,形成石雕的特有手法着重于厚重,完整。体面感强,起伏平些。立体上用*雕手法多些,不同泥塑可以任意把起伏高低做到和真的一样。 木雕-受木要材的木纹理和转硬的限制,但可以使人物镂空,透雕,起伏比石雕要大深多。而且色彩丰富。
      玉雕(牙雕)-色绎丰富,由材料决定内容,*工艺美术。
      铜雕-因经过泥塑和翻制阶段大体上泥塑的手法。但也有在铸成后用刀雕刻的,如佛教雕塑艺术。
      工具是因为雕塑的大小和软硬质料决定的,最好的工具是手,工具是为了解决手所达不到的效果和无法下手只好以工具代替的地方用工具作。过多的使用工具效果是刻板的,不生动不发愣。 雕塑的种楼是根据需要随时创造出来的,大约有几种经常使用的工具。*刀,雕刀等。
 

图15:
      Ⅲ、雕塑与解剖学和素描的关系。
      雕塑主要以表现人为目的,所以一定要对人体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要精通和熟悉解剖人体学的组织规律,人的动作运动规律,头,躯干,四肢的结构和动作中肌肉骨格的变化,雕塑中要强有力的表现人的健美的魄。雄伟的体态。和各种年岁不同的男女老幼的体形的骨格肌肉的变化。要把规律做准确了,才能有真实感。
      素描对于雕塑来说只是训练我们观察形本时的准确和精细的视觉能力,分辨“面”和体的能力,看的东西由简单到繁杂,由繁杂又回到单纯的能力。雕塑素描着重在形体结构和重量感,解决比例重心的问题的锻炼。素描是超培养一个人能够严格仔细认真的耐心的艰苦细致的观察对象的能力和表现能力。但是不同于绘画着重色彩明暗关系。

 

图16:
雕塑创作方法
      关于选择雕塑的情节。
      举例说明,雕塑照片介绍。
      一、雕塑创作中选择情节是个关键性问题。 在创作过程中构思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个飞跃的过程,千思百虑非一日之功,可以说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要有长期的各方面的生活知识和直接的生活感受,更要有历史知识和文学诗歌戏剧音乐方面的知识和修养,这些方面都是帮助我们使雕塑“情节”构思方面活跃起来丰富起来。
      二、通过实践取得经验。 1、雕塑的题材是广泛的,但雕塑的创作选择情节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要经过一个具体的动作(情节)和人物的情结果及典型的道具说明一件事。而这一事件本身要提出一个问题来,同时还要求能解决一个问题。
 

图17:
      安靠自己长期实践摸索规律。而不是靠别人现成的经验,别人的经验只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而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创作构思。创作本身是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一套现成的方法可教。创作本身在构思方面,贵于新鲜独创。而不是抄袭别人和重覆别人的语言,而是自已费苦心,千锤百炼。很像杜甫所说的作诗的情况(吟得一句诗.......把胡鬓捻断几根)是异常艰苦的工作,并一般人所是一个好玩的工作。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特别是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但是一般的讲具体情况具体解决。

 

图18:
      在创作构思中,情节本身要有矛盾而这个矛盾还要有对立统一的矛盾,在很多成功的作品中,都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性。
      大家可以仔细琢磨,因人而异不言传,只有个人去长期体会,所以说要千思百虑而后必有一得,要有决心和信心,要不断的实践,才能产好的和新的作品出来。 1972年12月刘士铭。讲稿。

  • 名称:
    雕塑基本知识
  • 档案号:
    LSM-WG-001-006
  • 版本:
    手稿
  • 页数: 18
  • 提供者:
    家属
  • 版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点击咨询
电话:1774449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