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今日下载数已用完
升级会员
提交
下载提示!请输入验证码验证哦!
看不清,重新获取
提交验证码
首页 > 文稿 > 艺术历程 > >

刘士铭小传

详细内容


图1:
刘士铭小传   1980.4.
      刘士铭,1926年2月8日生于天津市铁路职工家庭,幼年喜爱图画和雕塑,最喜爱收集民间雕塑,如泥马车、猪八戒、戏剧脸谱、面人……等。喜欢去庙里看神像,可以长时间的站在神像前看得出神,还喜欢看小人书,从早到晚看一天,后来就把零钱存起来分期付款向小人书出租人购买回来收在箱子里,这是在小学时期,也用胶泥捏一个不成样子的小人,至今印象很深。
      初中时,图画课画过自画像,得到老师的鼓历【励】,因此在1944年到北京西城雪庐画社学画山水画约2年之久,并无成就。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徐悲鸿先生从西南方迁回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同年7~8月在东总布胡同艺专校址招生。当时我报了西画没有录取,第二次招生时我报考雕塑,取上了。在李宗津老师素描班学习。画石膏像时得到老师的表扬。李先生曾动员我学西画,我没有改变学雕塑的想法。在本科二年级时人体习作也得到过王临乙先生的表扬和徐院长的鼓历【励】。在创作方面,当时由滑田友先生教小陶雕,

 

图2:
      对这一课也很感兴趣,在雕塑系三年级~四年级时对创作很感兴趣。
      1949年时曾参加北京郊区大红门区土改工作队。回校后创作了丈量土地,这个作品后参加了中国学生创作,作品出席过世界青年联欢节。丈量土地这件作品现在仍存在布拉格市。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时创作过朝鲜妇女形象,在美术第六期封面发表过,其作品的特点是纯朴生动、感情真实、粗犷而有土味,王临乙先生讲刘士铭的雕塑是有趣味的,很新鲜,王先生时常讲“这时很好,不要动了”“再动就没有了”或讲“重量够了”。但是追求精神多而对结构放松,在基本功方面是不严格的。解剖上至今是一个没有解决的弱点。
      1950年毕业后入雕塑研究班一年,后留雕塑系。
      1952年调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系当助手,这一时期学业进展不大。
      1954年回雕塑系给曾竹韶先生当助手,教过泥塑速写课。
      1955年调美院雕塑工作队,创作过内蒙古工人像(蒙博任务)。

 

图3:
      55年创作过天文家祖冲之、僧一行像(天文馆)和历博陈列室。
      1956年经美协批准,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56年去武汉参加长江大桥头堡作工人像。
      1957年创作过民间雕塑穆桂英彩塑,后发表在人民日报(1961年9月?)
      1958年大跃进时期,创作过移山造海定稿,在初稿时曾为美院苏联雕塑家科林杜霍夫的欣识推荐,并得到中国雕塑工厂厂长英才同志大力支持和美院领导鼓历【励】,在58年7月1日时在北京中山公园集体放大展出,当时是彩塑的,引起全国的重视。这一形象的出现是引起过议论的,在形式上突破过雕塑的框框。
      1959年由中国美协华君武同志和领导决定,把移山造海像作一个2米6高的完整的雕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形【型】艺术展览会,曾在莫斯科得到苏联雕塑家茹可夫的赞扬。这件作品

 

图4:
在国内也是代表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改造大自然的气魄,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美国女作家斯特朗来中国时写了一本反映大跃进时期的小册子,并以此像作为封面,各省市也要求翻制过九件。
      1960年时为中国军事博物馆创作过葫芦兵像。
      1961年要求到河南省去工作,先后在郑州艺术学院、开封师院艺术系、河南省博物馆工作过10年之久。这时深入了河南的风土人情和深深的感受了河南的民间艺术及河南戏曲方面的精神感受,这是我一生的很值得重视的一段经历,给我在思想感情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它使我懂得了生活、工作和对现实生活要从实际出发,并学习了河南人民的难【艰】苦朴素和纯朴的、热烈的、实实在在的感情。河南人的感情是内在的、深沉的,也是火辣辣的、直来直去,表【张】扬自己的感情和风趣。

 

图5:
也使我懂得了过去在北京时一帆【风】顺是很多因素造成的,而一个人单枪匹马在河南想稿【搞】一番事业,特别是不理人民的需要时,将是一事无成,变得很渺小无力。时常是苦恼,这就是成名成家的事【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碰壁了。只有抛弃个人的名利思想才能走得通。
      1971年调河北省保定,在莲花池复制收租院。当地的人对我作收租院的速度也是很惊【敬】佩的,几乎是一天一个人,两天可以做得大体都差不多了,而且不用模特。实际上在外地是没有什么条件使用模特的,只能用眼睛偷看和记忆中作和在错误中求得比较正确,并和民间艺术的作法有些交流,这就是表现手法要求真实感,要求逼真和周到细致,特别是在自己的作品上要经过别人加工时心里

 

图6:
是感到心痛的,但过后反而觉得群众的观点是对的,而自己是偏面【片】的偏爱,是不全面的。
      1971年又从保定借调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北京原始人布景箱和山顶洞人布景箱。这一时期使我丰富了对中国原【始】人的知识和历史文物的喜爱,特别是原始社会的陶器。
      1974年因被动员老弱病残提前退休,这时我好不容易才回到北京,我的心就算落到地了。一心在历博馆搞创作。这时创作了大型浮雕“奴隶起义”,现陈列在历博,作法是粗犷的,原始味道很足。
      197【1974】年底在历博修复文物工作,这是我像【向】古代雕塑和雕刻、铜器深入学习的阶段。经过五年之久,我仿制过一些雕塑作品,如“小鹰鼎”、说书俑、人形浮雕罐、白陶规、波斯俑、青铜蛙……创作暴动奴隶像。

  • 名称:
    刘士铭小传
  • 档案号:
    LSM-WG-007-026
  • 版本:
    手稿
  • 页数: 6
  • 提供者:
    家属
  • 版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点击咨询
电话:1774449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