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今日下载数已用完
升级会员
提交
下载提示!请输入验证码验证哦!
看不清,重新获取
提交验证码
首页 > 文稿 > 艺术感言 > >

《关于习作座谈会的几点看法》

详细内容


图1:
《关于习作座谈会的几点看法》刘士铭,1998.7.9
隋、孙、吕 ,及青年骨干教师们:
     
2月7号下午在学生习作讨论会时没有听完就回家了,对你们现在抓教学质量和广大大门的作法赞成叫好,我有什么说什么。
      ① 总体看同学习作的印象是感觉作品中缺少热情。表现对模特冷淡无情,神态板。
      ② 结构与姿式平面的感觉多,扭转变化的少,所以不能突出雕塑与绘画的构图区别,雕塑习作要解决的是在动中理解表现肌肉骨格【骼】的力度,紧张松弛……等变化,是为了创作中多变的人体动作服务打下基础。
      ③ 习作中有创作,创作中也有习作,不能一刀两断。
      ④ 教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观查【察】方法。看什么模特的轮廓?还是模特本身内在的骨骼的扭转关系,肌肉与骨架之间的结构,正面、侧面、背面,整体在空间的结构关系。内在的运动和表面的起伏高低关系。
      ⑤ 明确的提出雕塑方法基本教课【科】书

图2:
的汇编应该归纳成文字和一套完整的心法口诀,在校期间必须像少林武功,武当派一样各派都有自己的口诀,提高到理论,认识雕塑系没有理论技巧口诀的形成,过去不抓。
      举例如,王临乙重内在的运动规律和气质的教育。不求形的一致。
      学习中国青铜艺术和汉代石刻……他属于青铜文化和汉文化的结合,在教学中无形的指点学生。
      滑田友重在气韵生动,他有雕塑理论(法国)与中国绘画六法结合,作法是编筐子、毛线球、高低点串联结合,从习作看过他先抓住头像的四角度的,轮廓线定位后,在多角度的,填空白的加泥块,转角度,快速填空。此一绝也。属小点、集球法。可以作上一两年作不完的细雕……

图3:
      曾先生(竹韶)【曾竹韶】他的作法是先堆一个大体大面,然后再用刀找出中轴线,之后各个角度用刀削法,削为主。之后再加一点一点。方法很绝,可以看他的老边头像石膏,当年我在曾先生旁边作雕塑,得以看到他的作法。机会难得,他无形的面!         王丙召先生,大板上来拍打很快成型。然后抓动 ,形与动的结合是王先生绝招,速度快而准,一小时完成一个头像。
      苏联雕塑家开尔别【凯尔别】作法是先作侧面,以耳朵眼为一中心,一划。快速完成轮廓,他在雕塑系表现过。
      刘开渠先生,作雕塑提问学生作雕塑要在根据点是什么?学生不知道,

图4:
刘开渠说在头像上以鼻子为据点,一切高低和距离以它为基础。很严励【厉】的要求学生作到此步,他对纪念碑渡江浮雕时讲我作的解放军战是【士】,不是肖像展览,而是有一个共同的面目,集中精力和决心的表情都一样。这是大师的高超一般雕塑家的地方,今日我才理解,他是对的,“佛教有一本佛造像量度经,是以指计算放大佛像方法的书,应该收藏。) 在习作中,看着困惑三年原因是在雕塑习作中找什么东西,高点、边线、面的结合,人体肌肉之间的深浅关系……不明确,后来懂得低点的联系自上到下一气贯通的重要性。但是还不明确。作雕塑不要太神密【秘】化,简单的说骨头是方的,肉是圆的,

图5:
不管你作【做】到什么阶段,骨头是方的肉是圆的,也不能变模糊了。
      其次是大胆舍弃,从繁琐回到简单。这是抓主要去次要才能统一,雕塑就是加加减减。加多了老在加就破坏了统一,所以要舍得割爱,大胆的削去从【重】来,这次再做就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了。对学生习作时要大胆叫他们敢于削去小小的偏爱之处,去小而追大的气质气度,才是中央学院雕塑的特点。要有巨匠大家风度。不可走工艺性的路。

图6:
      过于完整不见得能存真。不突出。不惊人,惊人的作品反而存在着许多缺点,这就是对立的矛盾。
      司徒杰先生讲,环游世界之后,又深入研究东方的艺术,中国的根。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千篇一律,就不是新鲜的东西了,大家都在重复一种格式,叫人看了厌烦,不吸引人。
      新不是怪。熟能成巧,巧能出奇,奇极而怪就是一切要从劳动和时间来决定出成果。
      请保留我的原稿。1998.7.9

  • 名称:
    《关于习作座谈会的几点看法》
  • 档案号:
    LSM-WG-004-004
  • 版本:
    影印本
  • 页数: 6
  • 提供者:
    家属
  • 版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点击咨询
电话:1774449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