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开通终身VIP成功!
今日下载数已用完
升级会员
提交
下载提示!请输入验证码验证哦!
看不清,重新获取
提交验证码
首页
全部分类
作品
草图
便条
文稿
物品
书信
剪报
照片
日记
证件
视频
音频
首页
>
文稿
>
艺术感言
>
>
文章《我与戏剧及地方戏》
详细内容
图1:
《我与戏剧及地方戏》
1950年我住在中央美院宿舍,与吉祥戏院很近,那时吉祥戏院每周经常演北京梆子腔戏,主演是李桂云,她是著名的河北梆子演员,经常演的剧目,蝴蝶杯,这是一出传统戏,她在戏中扮演三个角色,其中以游龟山、藏舟最精彩,她的扮像很美,因为她身裁【材】不胖不瘦,五官端正,鼻子、眼睛、嘴三个部位好看,正面脸形【型】和侧面的轮廓线都好看。她下装【妆】后也很美,身裁【材】也比较高,在藏舟戏中穿白衣白裙,从头到脚都是白色,一出场观众眼前一亮,她的唱腔娓【委】婉动听,音色很美,唱河北梆子腔不是喊,她好像在说唱,忽高忽低,极慢,节凑【奏】拖腔很长,具有她的特色。
正如李可染先生和邹佩珠先生说的是李桂云唱河北梆子很文雅,她的声腔节凑【奏】感似断非断,又像声音在空中晃游【悠】几下才收腔。对李桂云的戏李可染先生邹先生经常看,我也碰到过两位先生,邹先生是女雕塑家,她有一次对我讲李先生很想和我聊聊。可惜我当时没有去,后来我调河南郑州艺术学院工作,不久又调开封师院艺术系,在开封相国寺剧场有幸看了一场北京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棋盘会”,由青年演员张玉文主演戏中的钟无艳娘娘,扮像【相】是帅旦,画半个花脸,
图2:
美中有丑,又不失旦角的美和武将元帅风度,至今再也没有见到北昆演出棋盘会这出戏了。
我第一次看豫剧,是在1956年长安戏院演出洛阳市豫剧团,演出剧目穆桂英挂帅,看过之后又看了花打朝,主演是豫东派马金凤,并把当时北京各报的评论文章和我对她演出效果和看法,给她寄去。她很快的回了一封信,还寄给我一张剧照,及一张便装像【相】片,并希望对她的戏多提意见,后来知道我是作【做】雕塑的,希望我能给她塑一个像,我根据他【她】寄给我的便装照片,就给她塑了一个真人大的半身像,并翻成石膏像,寄到郑州他【她】母亲的家里,后来直到1957年我和创作室的上海创作室的共四个人去武汉长江大桥合作桥头堡的雕塑时,当雕塑完成后我回北京时,路过郑州下车去她母亲家,看到她的雕塑像放在她母亲的床前桌子上,用一个玻璃罩罩住,她母亲因为长期与她分开,就用此像陪伴着,后来此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碰碎,马老太太后来因患食道癌故去,死前曾叫人到河南省博物馆找过我,但是我没有得到这个消息,直到文化大
图3:
革命中河南郑州武斗高潮时,我想回北京,因为没有钱买火车票,就想到去马老太太家,到家时正好是马大姐 在家,她对我说马老太太已经故去了。并说你回北京吧,并拿出30元给我,叫我买车票,当时文化大革【命】中马大姐每月只有生活费15元,那时我一点也不知道。很多年后,马大姐的女儿才对我讲到她当时的困境。但是我买了车票后又退了,因为我已经走不了,也卷入这个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就是各个造反派都以作毛主席表示自己这一派是最忠于毛主席,像高7米26,因为毛主席的生日是12月26日。我在郑州十大总部的工人们请到郑州国棉二厂内做像,当时还有河南郑州的几位雕塑家合作,很快的日夜奋战。每当我睡觉时,工人们就睡在门外地上守护我。天热蚊子多,工人就把自己的新蚊帐给我挂上,我去街上理发时工人们就远远的陪我去。
我在完成像后工人送我一本精印的毛泽东选集,并把我送上回北京的火车上握手告别,这是我深深的为工人阶级所感动,为他们不怕牺牲个人利益捍卫毛主席思想路线的精神感动。
图4:
《我与戏剧地方戏》
1950年我住在中央美院宿舍,与吉祥戏院很近。那时吉祥戏院每周日经常演京梆子腔戏,主演是李桂云,她是著名的河北梆子演员,经常演蝴蝶杯,这出戏是她的代表戏,一个人扮演三个角色,她的打鱼藏舟最精彩,她的扮像美极了。因为她五官端正,眼睛、鼻子和嘴三大件长的好比例好,侧面和正面脸形【型】都好看,身裁【材】较高,不胖不瘦,但是很丰满,在藏舟戏中穿白衣裙,头上也是白绸子球,一身孝,一出场观众眼前一亮。
她的河北梆子腔唱得娓【委】婉动听,声音色美,不是喊而是唱,自如,忽高忽低忽慢,拖长腔调似断非断,有的唱腔好像很长,又像在空中晃游【悠】几下才收腔,很文雅也很有高贵气质。我在吉祥戏院门前碰到李可染先生、邹佩珠先生喜欢看她。【其后档案缺失或无后页】
图5:
1947年前后东单小市想买什么都有,很爱去。
1950年毕业留在中央美院雕塑【系】,不久调到天安门英雄纪念碑雕塑工作室当助手,那时我们青年助手数人都住在天安门广场西红墙外左府胡同里,这时晚上有空时我到前门外中和戏院去看地方戏,如山西北路梆子演的百花点将,金水桥北路梆子唱腔高亢,有内蒙古草原腔长调味道,有时看河北梆子,李桂云演的蝴蝶杯、春秋配、玉虎坠,在看戏时我觉得老演员的动作和用手指人时先是伸手然后再把拳着的食指中指一节一节的伸直,这个动作在时间空间上留下了很深印象,而且有力度,这些老演员不是天天演出平时各自干活谋生,只有在戏班演出时才组合到一齐【起】,不是国营的剧团,主演李桂云女士是主角台柱子,有时一个人扮演三个角色,她主要演青衣兼演花旦角。
她的像【相】貌很美,下装后也是容光照人,河北宁晋县人,也是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唱腔优美文雅,善于运用长的音节似断非断,在停顿中有韵味,今天北京河北梆子演员唱片,我认为没有继承她的
图6:
特点,听着由高到低在中间还晃游【悠】几下,耐人寻味。可惜找不到她的唱的磁带和光碟。
有一次她在金鱼胡同吉祥戏院唱蝴蝶杯时,开演前我遇到美院李可染先生和邹佩珠先生及其一家人,也是李桂云的热心观众。邹佩珠先生是女雕塑家,和我同在创作室工作。邹先生对我说李先生很想和我聊一聊,可惜我当时没有去他家,后来也没有机会。
1961年我离开北京调郑州艺术学院,不久又调开封师院艺术系,在开封相国寺戏院有幸看了一场北京北方昆曲剧院演的棋盘会,戏中的无艳娘娘是张玉文演旦角,画半个花脸,形象美中有丑,丑而显出她女性美,武将元帅风度,至今再也没有见到北昆演棋盘会这出戏了。
1956年我在北京长安戏院看了一场豫剧穆桂英挂帅,觉得很好,我写了一封信给洛阳豫剧团,之后我认识了马金凤豫东调大师。她知道我,
图7:
我作雕塑并寄给我几张便装照片,说给她作个像,我住在美院帅府道【帅府园】南的宿舍里,给他【她】作了一个胸像,并且给她寄到她母亲住的郑州家里。
等到1957年我在长江大桥汉阳工地与上海雕塑室的同行们合作桥头堡雕塑完工时,于九月分【份】我坐火车路过郑州到她母亲住的杜岺街【杜岑街】小院时看到此像用玻璃罩子放在桌上。此像还很像她本人。后来文化大革命中此像也被砸烂扔在院。她母亲为此心里很难受,因为她常年在外演出,有此像放在老太太(50多岁)的床边也是寄托思念吧。后来老太太得了食道癌故去,死前曾派人去郑州河南省博物馆找过我几次,但是我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过我,直到文化大革命武斗高潮,我想回北京家中但没有钱买火车票,这时我想到去她家看看。我一进门见到了马大姐(马金凤),她说老太太死了,叫我回北京离开郑州。她从钱包中拿出30元给我买火车票。
图8:
当时马大姐每月只有15元生活费,我那时一点也不知道,等到我买好车票时被人拦下,叫我参加十大总部去作【做】毛主席像,我也只好把票退了,从此卷入作【做】毛主席像漩涡里,当时各派争作主席像以示忠心,像高七米二十六,因为毛主席生日为12月26日,像高加底座为七米26,日夜奋战。
当时我睡觉时工人们睡在门口保护我,我上街理发由两名工人在后跟随。天热蚊子多,工人把自己的蚊帐拿来给我,我在这个时候深深的为工人阶级所感动,他们为了一个,不怕牺牲个人利益。 2004.12.24
作品中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来到刘士铭档案。如需使用,请联系客服15210233586
名称:
文章《我与戏剧及地方戏》
档案号:
LSM-WG-004-018
版本:
手稿
页数:
8
提供者:
家属
版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其它文稿
艺术论
0
0
吉林市民间美术的发展状况及艺术特点
0
0
《病故的女雕塑家祖文轩两三事》
0
0
谈雕塑作品与绘画作品两者的价值观
0
0
刘士铭评论文章6篇及艺术感言1篇
0
0
《回忆我的模特朋友们》
0
0
我的创作风格的基础
0
0
中国传统雕塑与世界当代雕塑比较研究
0
0
点击咨询
电话:1774449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