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今日下载数已用完
升级会员
提交
下载提示!请输入验证码验证哦!
看不清,重新获取
提交验证码
首页 > 文稿 > 艺术感言 > >

《怀念中国当代雕塑家谢家声先生》

详细内容

刘士铭文章《怀念中国当代雕塑家谢家声先生》。手稿内容不全,与影印件有出入。

 


图1:
怀念中国当代雕塑家
                   ——刘士铭
      谢家声【谢家声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2003年1月15日去世年86岁,1946年我再国立北平艺专雕塑系一年级时,谢家声是王临乙先生的学生,在四年级上课,每次中午下课时看到他手提一布袋,买些蔬菜回教室自己做饭吃,有时手持一个打石刻用的钢锤,笑嘻嘻的走到我们上浮雕课的教室来,我看到它身体健壮眼眶很深,两眼大而有光对我说做小东西哪,他是浙江温州人,属于高个子的类型,为人和善兴趣广泛,说话不多但很爽直,心胸坦荡,第一次在他的教室我看到他的一件60公大的两个工人劳动的高浮雕的印象极深,因为他的构图饱满,人体塑造粗壮有力,面貌是正面的,在浮雕中多是侧面塑造人物形象的,而且雕塑的重量感极强,抓住人物特征,手法多用泥点塑法(小点集球法)很少用雕塑工具,刻划【画】人物粗中有细,立体感很强,有千斤之重的感觉, 他有一件鲁迅头像作品,发表在50年代中国邮票上,流通在信封上贴的邮票。
 

图2:
解放前国立艺专毕业生是自谋职业,那时他去过敦煌,后到中国的大西南地方去谋生。
      1950年后他回到北京来中央美术学院找工作,我当时见到他在雕塑系做一个模特的胸像,做完后,经过徐悲鸿院长和王临乙教授同意他留在雕塑系工作。
      1952年我和谢家声从雕塑系一齐调天安门纪念碑雕塑室去当助手工作,同工作同学习同下乡生活,相交60余年是老同学,老朋友。当时他家庭负担重,工资不多,生活简朴,那时他家住东单-凤楼胡同重一个煤铺的后院三间捡漏的北屋中,屋子很破旧,但是他身居陋屋,而自行其乐。养鱼,养鸟,养小动物,种花种菜,自得其乐。
我每次去看他时,他和妻子儿子等都是很热情的留我共餐饭,虽简单但很温暖。
      他的艺术水平很高,雕塑水平很高,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可以看到的作品有雕塑班达拉艾克总理像,此像雕成石刻送给斯里兰卡总理。
      谢家声为人淡薄名利,生活简朴为人和善,幸趣多方面,下乡时在黑夜中用最捡漏的工具洗照片,后来子女渐大他便和妻子二人搬到香山卧佛寺……【后面内容缺失】

 

图3:
      回忆画家 画家回忆
      怀念中国当代雕塑家谢家声先生

      刘士铭
      谢家声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 2003 年1月15日去世于北京享年86岁,1946年我在国立北平艺专雕塑一年级学习时,谢家声是王临乙教授四年级的学生。中午下课时看到他手提一布袋蔬菜回教室自己做饭吃、有时手持一个打石刻用的小钢锤,笑嘻嘻的走到我们上课的教室来,我看到他身体健壮,眼眶很深,两眼大而有光,对我说做小东西哪,他是浙江温州人,属于高个子类型的,为人和善说话不多,心胸坦荡,性格直爽,第一次在他的教室看到他的创作高浮雕作品,60公分长方形的两个工人劳动的构图人物粗壮饱满,面部为正面高浮雕,在浮雕中人物多为侧面,形象的,雕塑的重量*很强而且抓住人物形象特征,塑造手法多用小泥块塑法是《小点集球法》,很少用雕塑工具,人物的立体*极强有千斤重量*使我至今印象很深,解放后 50 年代时他新创作的鲁迅头像雕期被中国邮票公司印成小型章在当时是第一个雕塑家的作品被选用在邮票上的,谢家声毕业时是解放前,国立艺专毕业生自谋职业,那时他去过敦煌,后到中国大西南地方谋生,1950年后他回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当时我见到他在雕塑系作一个模特胸像,经过徐悲鸿院长和雕塑系王临乙教授看过他的作品同意他留在雕塑系工作。
      1952年我和谢家声从雕塑系调到天安门人民英雄记念碑雕塑工作室作助手工作,同工作同学习同下乡劳动,相交 60 余年是老同学老朋友,当时他家庭负担重,工资不多,生活困难,那时他家住在东单~凤楼胡同里一个煤铺的后院两间破屋中,屋子很破旧:但他身居陋屋,养鱼养鸟养小动物种花种菜自谋其乐,我每次去他家时,他和妻子卢安孩子们热情的留我共同进餐,饭菜简单但很温暖。谢家声的艺术水平和雕塑专业基础极深,雕塑风格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出,他的作品肖像有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艾克先生塑像,后打成石刻胸像送给斯里兰卡总理,谢家声为人淡薄名利生活简朴,兴趣广泛,53年我们在纪念碑时下乡体验生活,在门头沟乡下有一次在夜里他用最简单的工具洗照片冲胶卷。
      后来子女渐大,他便和妻子卢安两人搬到香山队卧佛寺的山沟里,借当地一个农民的空地自搭一人屋居住到今天,他的单位建筑雕塑工厂为他在当地盖了一个工作室,他的晚年身体多病,心脏病,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我们只有通过电话互相问候,最后一次是 2003 年1月元旦后,时隔半月老友故去,老朋友中又去了一个,特写此文以寄托老友之情。

 

  • 名称:
    《怀念中国当代雕塑家谢家声先生》
  • 档案号:
    LSM-WG-010-003
  • 版本:
    手稿、影印本
  • 页数: 3
  • 提供者:
    家属
  • 版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点击咨询
电话:1774449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