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开通终身VIP成功!
今日下载数已用完
升级会员
提交
下载提示!请输入验证码验证哦!
看不清,重新获取
提交验证码
首页
全部分类
作品
草图
便条
文稿
物品
书信
剪报
照片
日记
证件
视频
音频
首页
>
文稿
>
艺术评价
>
>
自在蓬蒿——刘士铭雕塑展开幕
详细内容
图1:
自在蓬蒿——刘士铭雕塑展开幕式
2006年10月13日下午3:30
殷双喜(主持人):
各位尊敬的来宾,下午好!现在我们在这里举行一个简短的展览开幕式,那么这个展览的主人刘士铭先生在雕塑界可以说很知名也没有名,但是这个不重要,可以看他一生的作品,他是自在蓬蒿,那么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来宾,可以说有很多人都是平时很少来的。
首先我们介绍曾竹韶先生,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今年98岁,是人民英雄纪念碑8名主创雕塑家仅在的一位,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代雕塑的开创者。第二位我们要介绍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他和刘士铭先生在艺术上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半个多世纪,这也是我们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一段佳话。第三位是邹佩珠先生,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她也是一位著名雕塑家。第四位是候一民【侯一民】先生,中国壁画学会主席,中央美院教授。另外我介绍钱绍武教授,中国雕塑协会雕塑委员会会长。盛扬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委员会主任。曹春生教授,中国雕塑学会会长。袁正明先生,中央电视台副主编。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阎振堂【闫振堂】先生,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这里我多说一句,中国收藏家协会后天,15号在美术馆举办中国雕塑内涵及内涵及市场潜力的专题研讨会,欢迎参加,说明中国收藏家协会开始对雕塑艺术界表示出高度关注,这是雕塑界的好消息。这次展览还得到各国大使和文化参赞的关注,他们将于明天下午5点参加为他们举办的专题欣赏会,这是一个情况。最后我要介绍展览的主办单位,中央美院党委书记杨力先生。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教授。再就是我们展览的主角刘士铭先生,他80岁,刚刚做完手术,他要来与老朋友新朋友见一面,一定要坚持住。好,嘉宾就介绍到这。
杨力(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传承优秀文化 开创时代新风
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自在蓬蒿——刘士铭作品展隆重开幕了!在此,让我们向刘老先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论资历,刘士铭是老资格的美院人,1946年他由徐悲鸿先生亲自招录进来,并且50年代在校期间已有作品被国外博物馆收藏,这是让同辈欣羡的荣耀!然而他以后的人生却与大多数人不同,由于特殊的际遇和经历,他曾经一度远离艺术的主流圈,时至今日,当他再度走入我们的视野中时,我们看到了这位执著的艺术家巍巍【蔚为】壮观的劳作成果。
中央美术学院在几十年办学的历史当中,出现了很多的名家名师,他们担当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责任,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前赴后继,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得已绵延流长。但是由于个人际遇的不同,其中也有像刘士铭这样默默无闻的老雕塑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不大受到外面各种思潮的影响,也不为名利所动,安静地独守他的一片乐土。
刘士铭的艺术促发了我们对艺术中关于创新、民族性、现代性这些重要问题的重新思考。
我们讲文化创新,但同时一定要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这是我们的文化之“根”。 就如刘士铭,借鉴我国古代陶塑艺术的民族传统,却另辟艺术新径,最终形成独立的艺术语言,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弘扬。对于像刘士铭这样的老艺术家,他们默默耕耘几十年,就是护卫并丰富和发展这个“根”,使之不断地抽出新芽、长出新叶、开花结果。
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中,像刘士铭这种具有杰出创造性的人才,我们要保护。使他们有条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与才智。尤其是在学院中,我们强调要对各种风格的包容性,让各种艺术样式在一个健康的生态圈中得到蓬勃的发展!
图2:
最后,祝愿展览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刘士铭先生身体安康,艺术生命常青!
杨力
2006年10月13日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
各位尊敬的老师、来宾,朋友们,我想这次中央美术学院在院党委、院班子的重视下,在刘士铭先生和他的孩子们的一些支持下,认真的准备,相当的不容易。包括整个社会,从【重】新认识几十年的沉潜,甚至可以说寂寞而艰苦的艺术家,我们今天的话题不乏名人迭出,但是我们去如何认识一个真正从事艺术劳动,在几十年里面,抱以真诚、抱以关怀的艺术家,我们的话题还很多,不常有这样的机会,我想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刘士铭先生,对于年轻的某个人来说,可能是第一次认识刘士铭,这是第一。第二中国的雕塑在20世纪以来,主要是现代的形态,这方面确实有过非常重要的积累,但是中国雕塑在当代的发展,特别是在21世纪的发展,远远不能停留在学习西方这方面,学界有很多先知在探索、在研究。譬如说今天到会的曾竹韶先生、钱绍武先生,这些人表达的艺术精神,是我们整个社会需要的精神,所以我们中国美术馆在与中央美院的联系下
曹春生(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主任)
尊敬的刘士铭先生,尊敬的前辈,各位来宾,朋友们,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雕塑协会,祝贺刘士铭先生雕塑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刘士铭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的雕塑家,雕塑艺术民族之路。刘士铭先生以挚热的感情长期深入基层群众生活之中,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人生酸甜苦辣的亲历。他数十年如一日默默的耕耘,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体验世界,是一位敢于追求自己梦想的人。他的社会人生哲理,他的艺术之崇高艺术的升华,是生命的结晶,是他的全部生命。
刘士铭先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真诚的平民艺术家,衷心祝愿刘士铭先生的艺术常在,祝他健康、快乐!
卜根旺(保定园林局局长)
尊敬的刘士铭先生,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的参加艺术大师刘士铭先生的雕塑作品展。首先,我代表保定市委、市政府及1100万保定人民向刘士铭先生雕塑作品展的开幕式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刘士铭先生本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刘士铭先生是一名优秀的民族艺术家,多年来和百姓朝夕相处,深入基层体验人民生活,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现存于河北省保定市东风公园的大型雕塑《劈山引水》(1958年)就是刘士铭先生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劈山引水》这件作品以革命浪漫主义的写实手法塑造了一个肌肉劲健的北方汉子,叉开双腿、两手推开大山河水从脚下流过的情景。这件气势磅礴的大型雕塑,充分地展现了大跃进时代中国人民所迸发出的那种劈山引水、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在当时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此件作品也是代表中国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作品之一。1960年,河北政府被这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农民形象所感动,这位头扎毛巾,腰系短裤的汉子,确切的说,更像一个冀中汉子、一个保定汉子,他的形象大有燕赵之风,形象地展示着保定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于是保定市政府将该作品收藏并保存至今。
非常荣幸的是,刘士铭先生曾在保定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工作三年。在保定工作期间,他深入基层群众体验生活,研究挖掘保定民间文化艺术,创作了《玩健身球的老人》、《抗旱》、《廊坊路上》等大量的优秀作品。并且担任了保定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美术辅导,为保定培
图3:
养了大批美术创作人才,对保定的美术文化事业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刘士铭先生的大型雕塑《劈山引水》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保定人民,这件永恒不朽的作品所反映的改革开拓、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保定人民喜爱它,熟悉它,认可它,它已成为这个人文荟萃,人杰地灵的燕赵之城的一个坐标,一张名片,它将继续激励我们保定人民在构建实力保定、魅力保定、和谐保定的道路上开拓前进!
最后,再一次感谢刘士铭先生对保定人民的厚爱,祝刘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们期待刘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传世佳作!
谢谢大家。
隋建国(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系主任)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
在这大喜的日子,请允许我代表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和雕塑系向刘士铭先生表示热烈祝贺!
我借此机会,向在场的雕塑界和中央美院的前辈们表示尊敬的敬意,因为你们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雕塑事业。关于今天这个展览,我要说明一点,这个展览是雕塑研究所的一个专门学术研究项目,刘士铭先生是个案研究的第一个雕塑家。
刘士铭:
感谢领导,感谢雕塑界的同仁和我的老师们,今天能参加我这个展览。还有一些同行,在大力地搞这个展览,这使我非常感动。没有大家的支持和力量,领导的关怀,我的作品不会这么快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我自己也很惊讶,以前放在屋子里,作品很小,距离很近,也没有发现什么特殊。今天在中国美术馆看到自己的作品,我也感觉到很新鲜,没想到这些东西发出一种光彩。
我这个人不会说话,我手上做东西,眼睛看东西,比我嘴上说话还要好一些。总之要感谢大家,感谢各界,感谢年轻的同学、雕塑家。衷心感谢,谢谢!
作品中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来到刘士铭档案。如需使用,请联系客服15210233586
名称:
自在蓬蒿——刘士铭雕塑展开幕
档案号:
LSM-WG-003-019
版本:
印刷品
页数:
3
提供者:
家属
版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其它文稿
呼唤我们的城雕
0
0
大家评述
0
0
真正的艺术——刘士铭雕塑艺术研究
0
0
四人总结刘士铭特点
0
0
老友刘士铭
0
0
开幕式当天采访
0
0
我的父亲是位雕塑家
0
0
艺评
0
0
点击咨询
电话:1774449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