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您的一年会员开通成功!
今日下载数已用完
升级会员
提交
下载提示!请输入验证码验证哦!
看不清,重新获取
提交验证码
首页 > 文稿 > 艺术感言 > >

徐悲鸿院长和几位我怀念的老师们

详细内容


用爱心教育学生的徐悲鸿院长和几位我怀念的老师们    刘士铭     邵箐箐  13810049107  
                                                                                                                  64770728

一、徐悲鸿院长的爱心
      徐悲鸿先生任国立北平艺专和中央美院院长期间,为校址奔忙,在1 947年由东总布胡同十号迁到校尉胡同五号大院。这是一座范围很大的楼房,从北口到南口一条胡同长,都是一个大院的楼房,还有一个日本神社在内。国民党时期是军队占用。为了这个校址徐先生和很多教师奔走,其中木刻家刘铁华先生通过当局关系请李宗仁帮忙要过来做艺专的新校址。徐先生为了感谢李宗仁,就把大礼堂题名为“德麟堂”。亲笔书写三个大字之后,又请滑田友先生为李宗仁塑头像。后来据滑田友先生讲,给李宗仁塑像时,当每次转到他身后观查头部结构时,李宗仁马上回过头来看滑先生做什么,警惕性很高。后来在雕塑系院内铸成铜像给李宗仁。为了这个中央美术学院的校址徐先生费尽心血,来之不易。
      徐先生在有空时经常来雕塑系看学生的习作人体和创作,对学生作业的优点加以肯定,对油画系同学的生活也非常关心,经常叫生活困难的同学去他家吃饭,并把自己新的油画颜料给同学用,自己却把学生画板上混合过的颜料刮回去自己用。徐先生讲颜色没有脏的,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剩余内容缺失)

(前面内容缺失)
   1978年,党组织给我落实政策由哈尔滨调回北京,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听友人说:“文化大革命中说吴先生50年代中期在家中搞黑会,你们参加夜画的人都是黑会成员!”后来我去看望吴先生时曾谈起此事,先生微微一笑,“在那动乱的年代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80年代中,吴先生做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外事活动较多,工作与创作又十分繁忙,不便多去打扰,差不多每年去看望一次先生,到了1990年,吴先生患脑病,初期在家中休养,我时常去看先生和家人聊天谈艺,有时让我给他讲国家大事,比如部队传达的文件精神,或是中国油画现状,当我说到流派纷呈时,先生说:“诸多流派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作品的质量之别,更何况流派的选择是画家的个性所决定。中国油画艺术应扎根于本土、本民族,才会立足于世界。”吴先生在病中仍然关心祖国的繁荣昌盛与中国油画艺术事业。
   最使我难过的是将我的画册送给吴先生时的情景。他躺在藤椅上,由萧先生为他翻阅,几页之后,他垂首哭起来,“你还能画,我不能画了……”“爸爸你画得很好,”女儿说,“等你病好了会画得更好。”先生听了,沉默片刻后唱了几句苍凉的京剧《曹孟德……》,聊慰心中的无奈和寂寞,面对先生对艺术眷眷之心与病弱之躯的抗争,一股无名的辛酸涌上心头。今年中秋节前,我又如往常一样来到先生家,面对萧淑芳先生和他们的女儿、女婿,我无法相信先生已离我们而去这一现实。昔日先生的音容笑貌再度浮现眼前……
   夜已深,我闭目良久,然而眼前再次浮现先生的身影,举手投足,运笔依然,恍惚间耳边传来悠悠的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风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先生辉煌的艺术业绩与他清风朗月般的人品将永存人间。
   原载《吴作人纪念文集>
 

  • 名称:
    徐悲鸿院长和几位我怀念的老师们
  • 档案号:
    LSM-WG-005-002
  • 版本:
    影印本
  • 页数: 1
  • 提供者:
    家属
  • 版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点击咨询
电话:17744495591